生 活 醫 訊


2019-09-24 台大新竹醫院“心”技術--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記者:姜晴/竹市報導】2019-09-24

  江小姐(化名)近幾年飽受心悸所苦,每當心律不整發作總得跑急診,正值育齡的她過往擔心暴露輻射後影響生育,無法下定決心接受電燒手術治療,日前接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律不整團隊林廷澤與廖敏村醫師利用3D立體定位系統重建心臟結構,精準定位心律不整迴圈在於房室結,電燒手術後成功地解決了江小姐長年的困擾。江小姐表示「過往心律不整總是無來由的發作,讓家人十分擔心,接受手術後能安心的出國遊玩也不用害怕要臨時掛急診,更重要的是沒有輻射暴露也不用擔心影響。」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生理功能室林廷澤主任表示,近年來在心律不整的治療上,越來越多仰賴磁場和電阻的差異作為3D定位、立體重組心臟和電燒治療,有別於X光輻射傷害的必要之惡,磁場與電阻是經由人體自然產生,應用於醫療影像進行3D重組心臟以及偵測定位心律不整病灶十分快速與精準,同時也避免傳統X光帶來的輻射暴露,達到「零輻射」治療。

  上許多檢查,如X光,便是透過輻射線穿透身體成像於檢查儀器上,達到影像呈現的效果,例如胸部X光、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心臟科醫師也利用X光的輻射線透過心臟,讓醫師來診斷、定位和治療,例如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或是心律不整電燒手術。以健檢時所必要的胸部X光為單位(0.02毫西弗, mSv),心導管治療時人體所接受的輻射量為300到400張胸部X光,大約是2到3年人體接受到大自然的背景輻射(表1)。

表1、醫療檢查和治療的輻射暴露量

醫療檢查和治療 輻射暴露量
(msv,毫西弗) 胸部X光片數量 背景輻射所需時間
胸部X光 0.02 毫西弗 1 2.4天
上消化道攝影 6毫西弗 300 2 年
腹部電腦斷層 8毫西弗 400 2.7年
心律調節器置放 1.1毫西弗 70 160 天
心律不整電燒 6毫西弗 300 2 年
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 8毫西弗 400 2.7 年

  台大新竹分院心律不整團隊於去年引進全方位電燒手術3D立體定位系統,已經為十餘病人完成「零輻射」電燒治療手術,病人全程無須使用X光就能完成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成功治療患者且不用讓患者暴露於輻射之下。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延長手術時間且能更精準定位病灶,達到精準與個人化醫療。僅有部分患者因特殊血管結構,仍需要少量的X光輔助醫療,確保手術安全。

  林廷澤醫師轉述研究指出,有經驗的手術醫師、年輕的患者以及一些特殊的心律不整會大幅降低手術時的輻射暴露劑量。利用3D立體定位系統,醫師能夠達到低輻射暴露甚至零輻射的使用,降低患者風險也能促進患者接受電燒手術的意願,將是未來趨勢。